探寻青树坪米粉:从不起眼小店到顾客络绎不绝的美食传奇
刘香娥正在为顾客做米粉,店里挤满了顾客。
刘向娥婆婆王志胜是维新村(现光辉村)青山组的人,有四个儿子,靠养猪、种地为生。丈夫戴云淑在供销社打零工,拉车拉货。眼看着儿子们一天天长大,开销越来越大,王志胜觉得日子越来越拮据,就想学一门手艺,做点小生意。她有一个姐姐,在邵阳市一家食堂工作,厨艺不错,煮出来的粉丝很好吃。王志胜是个聪明人,她看米粉大有可为,便和姐姐一起研究汤料、面皮的做法。 他们经过反复试验,发现用猪蹄骨加八角、桂皮等香料做汤,用猪后腿瘦肉作馅,先煎后炸,再放入煮好的辣椒油,米粉的味道非常好。
1987年8月,觉得已经准备好的王志胜,扛着篮子,一头搭着炉子,一头放着桌子和材料,来到青树坪镇新十字路口摆摊。那一年,她45岁,从租住的地方到新十字路口有200多米,王志胜每天要挑100多斤的担子,早起晚睡。她用的青树坪干米粉质地细密,筋道爽口,加上精心调配的汤汁和锅盖,米粉油而不腻,辣而不干。口口相传,生意越来越好。
经过一年的实践,王志胜信心满满,扩大了规模。他在二中旁边租了一个店面,不但做米粉,还做包子、快餐。这样干了两年。因为太辛苦,王志胜决定减少经营项目,专做米粉。他把店面搬到人流量大的老工农坪。凭借诚信经营,真材实料,加上米粉独特的风味,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三张桌子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他又搬到了材料公司后面(现香园酒家旧楼),在这里一干就是四五年。1996年,因店面扩大,他再次搬家,这次搬到了农业银行隔壁。虽然米粉店赚了不少钱,但这几年的辛苦打拼,让王志胜的身体大不如前。 或许是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王志胜把正在家里种地、照顾孩子的大儿媳刘香娥叫来帮忙。刘香娥勤劳、热情、好学,婆媳之间简直就是母女关系。王志胜有意把面店交给刘香娥打理,他经常一边教她手艺,一边教她:“做菜最讲究的是味道,也是一份兢兢业业的工作,食材一定要选最好的、最新鲜的,每一道工序都要认真做,不能出一点差错。”他手把手地教她,让她独立操作。经过近一年的考察,1996年底,王志胜把刘香娥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香儿,妈妈身体不好,以后店就交给你打理了,你一定要做好。” 王志胜退休后,刘香娥开始独自接手面店,她暗自想着一定不能辜负老爷子的重托,把面店做大做强。
刚接手的时候,刘香娥有些担心,没有婆婆帮忙,自己能做好吗?顾客会信任她吗?她每天五点起床,买最新鲜的食材,煎鸡蛋、做面条、泡米粉、晚上做汤,丝毫不敢大意。那时孩子还不到两岁,做完店面还要打理家里,她整天忙忙碌碌。刚开始,生意确实有些清淡,大概过了半年,店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一碗面1.5元,平均每天能卖出200多碗,过年期间,每天能卖出300多碗。
刘香娥泡的米粉实拍,油亮红润,肉质白嫩。
渐渐地,米粉店名气越来越大。刘香娥把米粉店从农行旁边搬到了靠近旧址但更靠近工农坪中心的位置,从一个店面扩展到两个店面。虽然店面几经易址,但总有一批忠实的老顾客跟随,尤其是二中的学生们,一放学就三五成群地跑到米粉店来吃。建筑工人也是店里的常客。因为刘香娥做的米粉不仅好吃,而且吃得饱,这些老顾客都成了店里的“铁杆粉丝”。有些人特意来这里学习做米粉的手艺,刘香娥不厌其烦地耐心传授。多年来,她培养了20多个徒弟,他们在广东、长沙、娄底、双峰等地开店,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真正让刘香娥米粉出名的,是2018年湖南经视《中山说事——寻觅美食》栏目组来店里拍摄,介绍米粉的特色和制作流程,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小镇的美食。很多人开着车,带着家人朋友来青树坪吃米粉。每逢过年过节,在国外留学、工作、经商、办厂回来的青树坪、双峰人“必吃米粉”,感觉不吃一碗米粉就白回来了。最多的时候,一天泡了2000碗面、1100多公斤干面。最让刘香娥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青树坪的新加坡商人,带着10多个亲朋好友来吃米粉,吃完后,纷纷惊呼过瘾,说这是家乡的味道。 对于游子来说,米粉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家乡食品,还承载着对家乡的眷恋、亲情和思乡之情。
2019年,是面店值得纪念的一年。5月,青树坪首部农村题材电影《梦想花开》在店里拍摄;6月,刘香娥注册了“刘香娥青树坪米粉”商标;10月,她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参展,三天卖出600多碗面,有一位顾客吃了两碗,还不满足。青树坪米粉名声在外,但刘香娥始终没有忘记婆婆的叮咛,要诚信经营,做良心米粉。这也是她经常告诉员工的一些理念。她说,顾客越信任她,就越要打起精神,做出最好的米粉。包括肉骨头、每天需要的瘦肉,小到一根葱,所有的材料都是她亲自挑选,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她也亲自把关,才能安心。
随着电商的兴起,刘香娥有了新的想法,下一步她要把米粉做成真空包装,让更多的人吃上青树坪米粉。她还有一个小小的“野心”,要把“刘香娥青树坪米粉”打造成百年老店,把婆婆留下的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通讯员 刘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