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后一个早晨,汕头美食达人极限告诉我
来到潮州的第一个早晨,也是2017年的最后一个早晨,我们离开酒店,又开始了一天的美食之旅。 当我们来到街上时,我们看到一家早餐小吃店。 很多当地人都在排队,因为距离我们计划的亚琛肠粉还有很远的路,而我这个贪吃的人,就先在这里排队了。 虽然汕头的美食大师阿连吉告诉我,这包刀不属于潮汕本地菜,但对于我这个外地人来说,这也算广式点心,有点吃早茶吃点心的意思在广州,所以我还是不想错过。
广式点心,如流沙包、涮包等都是有包装的,可以买回家。 您所需要做的就是蒸它们。 价格也不贵,15元一袋。
这些是拇指面包,里面塞满了蘑菇和肉。 因为个头小,所以被称为玲珑大拇指包。 它们很可爱,因为它们很小。 我想我可以吃10个。
天元韭菜饺子,皮真薄,看着就馋了。
这是店里的招牌产品,干蒸烧麦。 广式点心更胜一筹的是一个巧妙的字眼,个头小但味道大。 这个烧麦没有糯米,里面都是肉,非常好吃。
我们最终选择了4号套餐,10元,还包括一杯豆浆。 豆浆真的很好喝,还有3个精致的大拇指包,3个粽子,2个干蒸烧麦。 很值得,对吧?
我们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走在街上,看到马路对面有一个菜市场。 我们立即决定去购物。 一个地方的菜市场,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生活色彩的地方。
潮州的苦瓜与宁波的苦瓜不同,又大又厚。 张新民先生说,苦瓜历来被记载为潮州七大特色食俗之一。 苦瓜也被称为君子菜,因为用它煮的菜不会苦,只有苦本身。 苦瓜排骨汤是潮州特色菜,但这次我没有吃。
这是一根黄瓜。 黄瓜随处可见,但潮州的黄瓜和我们的不一样。 皮肤光滑。 是潮州本地的黄瓜吗?
哇,我看到鱼饭了! 这次旅行我最想看的东西之一就是鱼饭。 所谓鱼饭,是指刚捕捞上来的鱼,不刮鳞、不去肚,直接装在竹篮里,用盐水煮熟。 所以我们看到的鱼饭也是用竹篮包装的。 每个篮子里装的鱼都是不同的。
我们认出了几个物种:黄花鱼、鲻鱼……其他的我记不清了。 鱼饭原本是海边渔民的一道菜肴。 以前没有冷冻保鲜的条件。 我们买的海鲜不想晒干或者腌成咸鱼。 相反,它是在新鲜时用盐水煮熟的。 可以保存好几天也不会变质,非常好。 保留鱼的原有风味。 如果鱼饭吃不完,可以再次在阳光下晒干,这样就不会浪费了。
最后我们买了一条乌鱼来尝尝。 汕头美食专家异极后来告诉我,冬天选择吃乌鱼是对的,因为这个季节乌鱼最肥,含油最多。 鱼饭是潮州凉菜的主角。 “大冷”是潮州人的凉菜,通常有红烧鹅、鱼饭、冻蟹等。 我看到很多市民都会买一两块鱼和米饭带回家做饭,甚至不用自己做饭。
这是一个卖新鲜鱼的摊位。 所有的鱼看起来都很新鲜。 当然,宁波也是一座水产较多的城市,但每个地方的海鲜都略有不同。
这是一个卖肉丸、还有新鲜出炉的馄饨和生牛肉块的摊位。
我看到了红烧鹅。 据张新民先生介绍,潮州卖的最贵的东西就是狮头鹅的头。 每个头要几百元。 我们估计这不是正宗的老狮头鹅,因为价格比较低。 我们也知道狮头鹅的鹅肝非常好吃,就询问有没有鹅肝卖。
店主回答说有,3元一个。 它被切片并装在盒子里交给我们。 咬一口就像嚼泥土。 我们知道自己没有尝到正宗的狮头鹅鹅肝,所以只能简单品尝一下。
从菜市场出来后,我们每人吃了半块鱼和米饭。 这很粗糙,对吧? 这个乌鱼饭11元。 咸、干、湿的口感恰到好处。 非常鲜美,最大限度的展现了鱼的真实味道。 虽然一大早,没有米饭,把鱼皮和鱼肚挖出来咀嚼鱼肉的形象着实不雅观,而且没有米饭,吃太多确实有点难以忍受。 不过,我们还是很高兴吃到正宗的潮州冷鱼饭。 这趟菜市场真的没有白来!
路边门口还坐着另外一个老人。 店还没开门,老爷子已经在悠闲地喝早茶了。 正如我所说,潮州人的饮茶已经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是阿陈肠粉,我们计划在潮州早餐吃它。 巷子里的店铺比我想象的还要破旧。
很多人排队买肠粉,有当地人,也有像我们这样的游客。 阿臣肠粉被网友推荐为潮州最好吃的肠粉店。 街头的阿陈肠粉虽然看上去很乱,但更多的是街头小吃的灵魂,酱汁浓郁,内容丰富,似乎有……有点不屑:想吃我的人太多了我不在乎我的形象!”
牛肉肠粉12元,猪肉肠粉7元。 我们选择了牛肉肠粉,两人份一份。
这是一盘不顾形象的酱汁浓郁的阿亨肠粉。 它与浓稠的花生酱和腌料的混合物一起食用。 乍一看好像酱汁很多,但因为太好吃了,最后我们都吃完了。
阿臣肠粉皮薄,料足。 也许在潮州人心中,有一种他们认为最好吃的肠粉。 曾经有人专门盘点和比较了潮州最好吃的十家肠粉店,但对于我这样匆匆路过的游客来说,阿陈肠粉还是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我在潮州吃的这顿早餐,也是我2017年的最后一顿早餐,够丰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