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认知世界、思考问题的基本模式和习惯
什么是心智模型?
你可能在很多文章和培训课程中看到这个名字,它们往往用复杂的词语和概念,通常涉及一些名人,以神秘的方式包装它。
但是心智模型到底是什么?
说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每个人认知世界、思考问题的基本格局和习惯。
比如:你必须懂得“批判性思维”——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不要盲目地相信,而是停下来,退一步去审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尽可能地识别它的价值。
这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最简单的“思维模型”。
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之前写过的“三层认知模型”,其实思维模型就是从“认知层”提炼出一些通用的技能和思维方法,找到背后的规律和原理,并封装起来,方便在不同的场景中使用。
这就是“模型”的意义——找到一系列元素背后的共性,并对其进行总结和概括,凝练成一个简单、可重用、可转移的结构。
那么,思维模型为什么能帮助你认识事物的本质呢?因为有效的思维模型是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总结,它本身就蕴含着关于“本质”的信息。
它不一定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但是通过思维模型,可以让你更好地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或许,它可以帮助你打破过去存在的一些盲点和障碍。
下面我们就深入的聊一聊,分享几个简单有效的模型,希望能从多角度给大家一些启发。
但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高度集中的“认知层”,要迁移到“应用层”,需要不断练习和联想,并不是看完这些文章就能自动学会的。
二阶思维
让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一条街上有一家非常受欢迎的猫咪餐厅。食物很棒,但价格很高。后来,另一家餐厅,比如说叫“可爱狗狗餐厅”,想分一杯羹。他们可以做出和猫咪餐厅一样质量的食物,但价格要低得多。
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最容易想象的结果就是,通过降低价格,萌狗餐厅可以吸引到原本去猫咪餐厅的顾客,从而使自己的生意红火。
但现实生活就这么简单吗?
比如,如果萌狗餐厅采用低价策略,猫咪餐厅会不会也进行反击降价?这样的话,会不会引发价格战,双方不断降价,挤压各自的原有利润空间?
可爱狗狗餐厅能否承受和处理大量顾客?如果顾客需要排队,或者由于顾客太多导致服务达不到标准,导致顾客体验非常差,会不会影响餐厅的声誉?
萌狗餐厅的低价策略,除了猫餐厅原有的顾客,还能吸引到哪些人呢?显然是那些觉得猫餐厅价格太高,舍不得花钱的人。那么,这会不会拉低萌狗餐厅的“档次”,让那些想请客的人心生担忧呢?
等等。
生活中,我们遇到任何问题,总是倾向于考虑“立即”和“短期”的结果。但很多时候,短期的结果并不一定能维持太久,而且可能产生各种可能性,导致各种新的结果。
而这些新的成果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它们往往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额外的麻烦。
那么,二阶思维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它意味着再进一步思考:
如果我这么做,结果会怎样?(第一顺序)
如果我得到了这个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产生什么新的可能性和后果?(第二阶)
当然,你可以继续思考每一种可能性的第三阶和第四阶,但那些太复杂了,人脑无法计算。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日常习惯都局限于“第一阶”,甚至无法达到第二阶。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大脑非常抗拒这种思维,因为它涉及到“可能性”——任何涉及可能性的事情都是不确定的、不可控的,需要大量的认知资源和计算能力。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人考虑问题总是很全面,总是未雨绸缪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二阶”思维方式,这使得他们总是能领先一步,考虑更加复杂、长远的可能性,并据此做出判断和决策。
要学习二阶思维,你需要拥抱“概率”。你会发现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并且存在许多可能的分支。而每个分支都有其可能性——正是这一点让无数人望而却步。
但这也是平庸与聪明的区别。
“可能性”从来不是敌人,不要拒绝它,相反,它是我们的朋友。习惯思考各种可能性,可以帮助你训练全面思考和提前规划的能力。
你会更清楚地看到: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实现我的目标、取得最好的结果。
这也是一种不断拓展思维广度,增加大脑容量的练习方式。
整体思维
如果你读过我关于学习的文章,你就会知道,我非常推崇“整体思维”的思维方式,这是我学习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那么,整体性思维是什么呢?
它基于两个假设:
1)从根本上来说,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比个体本身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第一个很好理解,但是第二个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买一张沙发,除了考虑它的材质、舒适度、耐用度、价格,还需要考虑什么?它是否符合你家的风格?
如果你的整个房子都是现代简约风格,但是你在里面放了一张实木红木沙发,这显然会很奇怪。
这就是“整体论”,当沙发作为个体被置于整体的语境中时,它就被赋予了新的信息。
我再举一个例子。对艺术稍有了解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文艺复兴之后的一段时间,出现了各种“维纳斯”画作,尤其是以提香、乔尔乔内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为什么那么多画家喜欢画维纳斯?是因为他们崇拜这位女神吗?
如果你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件事,你会感到疑惑。但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的贵族喜欢收藏裸女画像,但他们认为这有些不道德,那怎么办呢?他们委托画家寻找模特,进行绘画,等画作完成后,就将其命名为维纳斯并藏在家中。
比如,两人都喜欢画人体,为什么威尼斯画派比洛可可画家(如弗朗索瓦·布歇)受到的评价更高呢?是因为前者的技巧比后者更好吗?
当然不是。原因可以从艺术史中找寻:威尼斯画派兴起的时候,正是文艺复兴,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这时候的裸体画被称为“崇尚自由”;而洛可可的时代是路易十五、十六时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兆。所以,这时候的裸体画被称为“奢靡放纵”,是需要打破的旧势力。
总之,我们永远不能孤立地考虑问题和事物,而应该不断地问自己:
它的背景和场景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出现呢?
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导致了什么?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对象的底层,不断建立它和我们已经认识的制度、机构之间的联系,以整体的视角看待问题。
我上面举的例子是艺术史领域,这个很好理解,但有时候只局限于一个领域是不够的,可能还需要学会跨领域,把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消化。
例如:如何才能创造出好的设计?除了了解设计之外,你可能还需要了解心理学、品牌、营销,甚至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向客户交付满意的结果。
做产品,除了了解产品本身,还需要了解交互、美学、心理、行业和公司战略,包括项目管理能力,才能高效的完成任务。
这已经不再仅仅是“学习”,而是整个生活、工作、事业。
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未来的趋势肯定是更加贴近“整体主义”。从分工精细化的时代走向多元化、立体化的时代。
你必须把你的工作和团队、项目、业务联系起来,用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重新审视过去的经验,重新优化结合,发现新的创新。
这样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系统思维
什么是系统?
其实很简单,系统就是“要素”和“结构”的组合,把某些要素通过不同的结构和方法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一个“系统”。
系统思维最关键的一点也是一个假设:
制度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一个系统的存在,一定是因为它实现了一种“转化”:它能把一些次优的、无序的状态,转化成较好的、有序的状态。
例如:
“公司”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要给别人打工,而不是给自己打工?
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公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为了谋生,你要做什么?找到可以与你互补的人,一起生产产品,找到有需求的客户,把产品卖给他们,然后分配利润。
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被浪费了——他们将无法专注于自己的技能和生产。
这时候他们所有的能力加起来可能就是10+10+10=20,有10个部分就浪费了。
但有了公司,整个过程就可以由公司完成。
同样的“要素”从杂乱无章的结构变成了有序的结构,一个系统“公司”诞生了。这个系统的作用就是把无序低效的状态(大家都要找伙伴、找合作、找客户)转变为有序高效的状态(公司提供岗位,大家各司其职)——这就是一个“转型”。
这样一来,总产量肯定会比以前高,达到二八、三十。
当然,随着信息不对称被打破,准入成本大大降低,这一制度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维持其存在(即公司股东权益)的成本却依然居高不下。
那么,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会逐渐走向小型化、晶体化,每个人会更多的为自己而努力。
这就是最简单的“系统思维”。
在这个例子中,最初的无序、低效的状态是“输入”,而最终的结果,即高效、有序的状态,是“输出”。
系统的意义在于通过“转化”将要素之间的结构分解、重新组合,实现从投入到输出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被节约或被创造的价值,会成为系统运行的“燃料”。
只要这种差异存在,并且燃料存在,系统就会持续运行。
系统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一个公司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一座城市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一个餐厅,一个班级,一个公众号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小系统。
它的本质,是帮助你从更高的维度、以整体的视角,排除复杂的干扰,专注于它的“输入”与“输出”——这是系统的本质,也是世界上很多事物存在并不断发展的本质。
如果你用系统的角度看待事物,就会发现很多原本模糊不清的障碍都会迎刃而解。
当我们思考和讨论大多数问题时,很多人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找到“本质”。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你可能研究了很长时间,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最后却发现,你所纠结的东西只是一些细枝末节,对结果和整个系统都没有任何影响。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因为没有找准本质,而把精力集中在外围所导致的。
那么,本质到底是什么?
答案也很简单:本质是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或者在穷尽一切可能性的前提下,保持不变的部分。也就是事物之所以是事物的原因。
如果用系统思维来解释,本质就是系统所要“转化”的东西,也是系统能够存在的原因。
比如:公司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整合资源。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只要有资源的错配、有缺口,公司就能存在;而一旦资源能够高效运作、打通,公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同样,汽车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出行。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便捷、安全、高效是汽车存在的核心原因。其他一切都只是建立在这个本质之上的表面需求。
抓住本质,是讨论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真正认识一个问题、一件事情的前提。
那么,有哪些简单的思维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呢?
投入产出模型(IO模型)
这个模型其实在系统思维里已经提到过了,今天我们就来更深入的讲解一下。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找到本质”的方法。简单来说,想想:
行为、过程或系统的初始形式是什么?其最终形式是什么?
结合这两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转换”过程——而这往往就是问题的本质。
《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克里斯滕森提到了一个案例:
一家餐厅想提高奶昔的销量,于是聘请了营销顾问来帮忙。顾问们进行了焦点小组和访谈,得出结论,奶昔的高热量含量可能是一个问题,因此他们改进了产品,并推出了各种健康的餐食选择。然而,销量仍然没有提高。
他们决定尝试不同的方法。顾问们统计了奶昔的销量,惊讶地发现超过 40% 的奶昔是在早上售出的。这些顾客除了奶昔外没有买其他东西。这与他们的分析相悖。
于是他们采访了早上购买奶昔的顾客,并问他们:“你买奶昔做什么?如果奶昔缺货,你会买什么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奶昔是否健康、是否热量高、味道如何,这些都不是顾客考虑的因素。
所以问题解决了:把吸管做得更细,在奶昔里加点干果会是一个更有效的方法。
因此,克里斯滕森说:“不要把焦点放在产品上,而要关注:消费者希望通过这个产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状态?这就是创新的本质。”
这其实就是应用IO模型的一个例子——买一杯奶昔是“输入”,打发时间、填饱肚子是“输出”。关注这个输出,我们就能知道什么才能真正对系统产生影响,而不是盲目地去尝试。
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另一个例子:书店。
你去书店买书吗?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我们已经习惯了在京东、亚马逊买书,方便又便宜。那么,去书店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开书店,你该如何生存?
很容易想到:消费者选择去书店,要么是为了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要么是为了有一个休息、放松、静谧的空间,他们一定希望带着悠闲、愉快的心情离开。
那么,你可以做的是:在店内设立读书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茶水,让读者可以舒服地、免费地读书。
乍一看,这会大大减少收入——如果可以免费看书,谁还会买书呢?但实际上,这不仅满足了读者“看懂一本书”的需求,还增加了读者对书店的粘性和喜爱程度。一旦喜欢,就会喝一杯、喝下午茶,或者邀请朋友过来小聚聊聊天——这些都是收入来源。
这是一个思维的转变:书店是一个文化休闲的空间,而不是卖书的渠道。
星巴克其实也是这样的想法:街上咖啡店那么多,很多都做的很好喝,那我为什么要去星巴克呢?因为我知道,不管哪家星巴克,它的环境和空间都是统一的、舒适的。我可以坐在里面,上网,做点工作,喝点咖啡,哪怕它并不好喝。
它销售的是场地和整体体验,而不是饮料。
生活中,不妨做这样的练习:忽略复杂的过程,集中精力思考:一个事物在变化之前是什么,变化之后又是什么?
这样,你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的真正含义、目的和价值。
供需模型(SD模型)
供给与需求可以说是商业社会运转的基础,也是一切商业链条得以进行的核心。
始终练习从 SD 模型的角度看待事物可以极大地提高您的商业敏锐度和思维。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朋友问我:我也想做自由职业者,可以做什么?自由职业者该如何生存?
我的回答通常是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我有什么?
2)谁需要这些东西?
3)我怎样才能将我已经拥有的东西变成别人需要的东西?
搞清楚了,问题基本就解决了,就算解决不了,也有一个思考的方向了。
这是一个入口点。
在生活中,有很多情况下你可以问自己:
为什么它们能连通?彼此的供给和需求是什么?
这可以不断提高你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功率电阻模型(PO模型)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讲过,很多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权力和抵抗的博弈。
当动力超过阻力时,就会发生变化,行为就会建立起来;否则就会出现停滞——就这么简单。
正如我多次强调的那样:我们都在谈论“自律”、“意志力”、“自我控制”,但现实中,它们真的有用吗?意义不大。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很难坚持一个习惯,或者不知不觉就放弃了呢?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习惯只来自于外部,而不是来自内心,因而缺乏最根本的“动力”。
所以,我的建议很简单:不要强迫自己坚持一种习惯,而是要发现:
如果我不这么做会有什么危害?
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我可以采取哪些简单的步骤来接近我的目标?
让你的大脑接受这个理由,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向设定的目标靠近。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克服“熬夜”,如果你每天睡眠不足,又不能早睡,总是不想睡觉,不妨这样思考:
你能给自己一个结束一天的好理由吗?让自己安息吧。
你能为明天安排一点惊喜或挑战吗?让自己有兴趣迎接新的一天。
前者,比如写日记,记录待办事项,清空思绪,做一些仪式化的动作;后者,比如给自己设定一些小任务,一些新奇的尝试,一些能调动兴趣的动作,比如“明天我起床的时候,我会……”
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但通常很有效。
阅读也是一样,坚持阅读的最好方式是什么?输出。
只有你从产出中感受到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它们才会反过来成为你坚持读书的动力,而不是靠别人灌输的什么“读书有用”“读书好”之类的观念来强迫自己每天读一两个小时。
这不仅仅是个人习惯问题。很多宏观问题本质上是权力与抵抗的博弈。
比如,为什么很多好政策总是难以落实?原因很简单,好政策往往意味着改变,而改变会影响现有的既得利益,但未来的受益者尚未受益,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前者的阻力往往高于后者的动力,导致政策落地困难。
为什么很多政客上任后,会趋向“中间”呢?很简单,一个政客要想连任,只要“不犯错”就够了,但要努力争取那些摇摆不定的民众,这是他的动力,所以他往往比较温和、宽容。
这当然是非常简单的模型,但无论现实有多么复杂,无非就是多加几个变量而已,本质是一样的。
某件事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如果这件事发生了,阻力又是什么?
不妨尝试用PO模型,思考一下各种行为、政策、规范,这样更容易找到症结和根源。
变化-恒定模型(CS模型)
最后我们简单说一下“变化-不变”模型。
这个模型也很简单,针对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
经历了这些复杂的过程之后,什么改变了,什么仍未改变?
这些不变的东西很可能就是它赖以存在的部分,构成它的本质。
这实际上是学习新知识的好方法。
比如:当你接触一个陌生的领域时,如何快速的了解它?
你不妨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材料,然后观察:这些材料里,有没有一直存在、没有发生改变的关键词或者概念?
如果有的话,他们往往就是这个领域的关键节点,试着把他们“连接”起来。
这种思维比前三种更基础,前三种模式其实可以看作是CS的变种,本质都是从复杂的现象中寻找稳定不变的结果、需求和动机。
希望这些思维模型能够帮助大家更加细心的去认识和看清事物背后的本质。